【竞相出彩献百年】李帅军:秉节持重结累累硕果 初心如磐育代代芳华

发布时间:2022-10-26浏览次数:154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走进李帅军的办公室,茶香混合着墨香扑面而来,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一株绿植、一组沙发、一张办公桌、一排摆满了文件和资料书籍的书柜,除此以外,再无其他,像这片土地,简单、朴实。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长成了土地的模样,养成了土地的品格,又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孕育出绿洲。

后起奋发 迢迢求学

努力学习,与教育学结缘,李帅军站在岔路口,做出的人生选择改变了下半生的轨迹。1964年出生于河南周口的李帅军,童年与青年的初期都生活的十分拮据。或许是因为年纪尚小,李帅军并未真正理解“贫穷”。回想起来那段艰难时光,岁月在他心里留下了丝丝缕缕的伤痛。“那时候一天到晚都吃红薯,甚至还吃过红薯炒的菜,可以说是不堪回首的一段日子。”年少的李帅军尚未完全认识到生活的真实面目,对于未来没有目标。

最初,李帅军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虽然日子艰苦,但也比较天真烂漫,我只觉得埋在地里的烧红薯很好吃,每天生活很惬意,身边的人也都没有考上高中,打算走父母的老路。”李帅军在农村生活、成长,父母都是农民,受当地务农风气的影响,他最初并没有考学的打算。从在麦田里打滚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大放异彩,用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转变,离不开李帅军父母对他的支持与鼓励。

1978年,李帅军初中毕业想要辍学,父母却不同意,没考上高中的他被父母劝说复读一年,“农家子弟唯一的一个希望,就是考学,你只有考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父母告诉他的话,当时的李帅军懵懵懂懂,没有参透其中深意。他抱着“不给父母丢人”的想法,终于在1979年考上了乡里的一所高中。李帅军不曾想到的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到来了。

高一刚开学,因为家庭经济情况困难,拿不出10元学费,李帅军犯了难。直到返校前的下午,他终于开口了。“当时我父亲说家里没那么多钱,让我先去上学,他给我凑齐了送来。”得到答复的李帅军并不惊讶,但这种难以启齿的羞愧感深深地扎根在了李帅军的心里,一场痛哭后,他意识到了“贫困”二字的真正含义。

从此,李帅军奋发图强,每天除了基本的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清晨不论几点醒来,也不论春夏秋冬,睁开眼就跑到教室自习。“如果哪一次在往那个教室走的时候,发现教室里面已经有影影绰绰的灯光,我就会想这是谁?居然起得比自己还早。”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李帅军两年寒窗苦读,熬到了高中毕业。

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的李帅军,其实在报考前根本不了解教育学科,他一心想去武汉大学攻读历史学。“我当时的校长帮助我报志愿,他知道我在全省的名次,非常希望我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书,弥补人才在地域上的空缺。”校长的帮助与话语让李帅军动了情,怀着向往的心,他填报了北京师范大学,顺利被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录取。

等待的过程总是煎熬的,但结果很值得。“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不是很激动,只是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经过时间的洗礼,李帅军终于明白“农家子弟学习改变命运”的意义,努力也终于结出了果实。

“大学之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从未出过远门的李帅军,在父母的陪伴下坐火车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傲骨不折 幽谷长风

1985年,20岁出头的李帅军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南师范大学,成为我校教育系的一名青年教师,走上了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我选工作单位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我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我要到教育系当专业教师!李帅军怀揣育人信仰,欣然地接受了河南师范大学的邀请,来到了刚刚建立的教育系。谈及原因,李帅军笑着表示,学校开的条件很诱惑’”,但实际上,这份诱惑里,不仅没有怎样的住房条件,更没有怎样的福利报酬,只有一条——“你想教什么课,想教几门课任你选择!就是这样一个在今天看来几乎不是什么条件的条件,却深深吸引住了李帅军,即使让我重新选择,我也绝不后悔!

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始终支撑着李帅军坚守在教学岗位上,我想当一名教师,我就认定我这辈子就做大学老师,一门心思做好一个教师。在后来有机会调到行政岗位上时,他毅然放弃到学校职能部门任职的机会,坚守在学院教学的第一线,我的身份是大学老师,我要把重心放在专业上。李帅军一根筋的保持着对教育的情怀和热爱,30多年来,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用行动诠释了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非凡,在细碎的时光中创造奇迹。

李帅军认为,除教学以外,科学研究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作为大学老师,如果科研能力不强,产不出相应的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就很难拿出真正有分量的东西。李帅军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成果最多的时候一年发表了13篇论文,要给自己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李帅军回忆起那段时光,即使高强度的科研工作让他在那一年中患上了高血压、确诊为糖尿病前期,他也不觉辛苦。于他而言,能坚持下来,除了自身的坚定信念外,也与我校教育学部许梦瀛老先生对他的肯定和鼓励离不开,先生是我的伯乐,是我非常敬佩的学者。李帅军不曾忘记,他在学报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就得益于许梦瀛老先生的推荐,先生是教育学领域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是德高望重的专业领军人物,他的肯定让我信心倍增。

李帅军在许梦瀛教授等前辈的引领、鼓励下投身科研,在专业领域成绩突出、成果颇丰,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级荣誉,但他从不满足止步于此。每次出差,李帅军都要到书店去逛逛,我只要两样东西,一是歌剧磁带,二就是书。他回来时总要提一摞书,这是他的特产。即使在工资水平还不够高的时候,他每年仍坚持自费订购十几种期刊杂志,在买书这件事上从来没有没考虑过投入和产出。李帅军生活简朴,唯独在学习科研这件事上极为大方,于不言中前行,在无声处超越。

多年以来,在教学科研之余,李帅军还承担着教育学部的行政管理工作,王振中教授是我们教育学部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是我特别尊敬和学习的长者。榜样的力量始终激励着李帅军,希望自己能在岗位上奉献力量。近40年来,李帅军陪着教育学部共同成长,亲眼见证了教育学部从教育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育学院到教育学部的发展巨变。从2002年始,李帅军连续担任了14年的系主任和院长,之后又改任了4年的党委书记,殚精竭虑,奋力前行,与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带领全院员工致力于学院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教育系成立之初什么都没有,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学人的不懈努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设置日益完善,不仅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的彰显上也屡建佳绩。”谈到教育学部的发展历程,李帅军如数家珍。回顾教育学部的成长轨迹,李帅军始终与教育学部同行,他披星戴月而来,花半生年华谱写乐章;深藏功名而去,唯留满室馨香。


  


桃李春风 乐善好施

从李帅军入职河南师范大学至今已有37年的岁月,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支撑他走过了30多个春秋。教书育人的快乐也深深地扎根在他心里,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既然从事了教育工作,就要对得起学生,至少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李帅军把对待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也带进了教学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始终认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要求学生在求异、探索中不断成长。秉持着“没有播种就一定不会有收获”的态度,李帅军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发现新的内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凡是能够让学生记住、欣赏的老师,肯定是好老师;而好老师教给学生,更应该是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知识。”

卸下工作时的严格,李帅军对待学生几乎是“有求必应”。“三五百块钱,给了就给了,告诉他们不用还,只要渡过难关就行。”在物质方面,李帅军有着“朴素的大方”。遇到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不等学生张口,他便自掏腰包帮助学生,不让学生因为生活条件阻拦求学之路。每当有学生请求李帅军推荐导师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教师好友,尽全力使学生走得更好更远。即使最后学生选择其他教师,李帅军纵然生气,但第二年依然如此,因为他坚信“长辈对晚辈、上一代对下一代都是有影响和熏陶的”。“这么多年以来,只要学生有需求,我都是全身心地投入这件事情,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导师,期盼他们考上心仪的院校。”不论最后结果如何,李帅军都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位,把自己的感受放第二位,无私地推动学生发展。

桃李满天下,子衿遍四海。李帅军从教30余年,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自身成就更是不胜枚举,但他从不喜形于色,仍虚心学习,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持踏实严谨的作风对待工作,用乐学善学的态度进行科研,以慈爱助人的形象帮助学生……看似木讷囿于三尺讲台的他,一直散发着墨香与慈爱的芳香。如今,两鬓虽已斑白,但李帅军毫不在意,期待着教育的道路上开满鲜花,铺满乐趣。


  



人物简介:

李帅军,教育学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兼任第九届国家督学、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河南省人民政府督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督导分会理事、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教育质量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督导理论与实践、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科学》《外国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8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34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成果奖40项。

(石晓倩 大学生记者 白润林 覃皓越 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