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出彩献百年】王晓坤:娓娓授业晓门生,琤琤顿挫谱乾坤

发布时间:2022-11-12浏览次数:78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王晓坤已经准时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新工作。琴房窗台上的花草在微风拂动下微微点着头,于钢筋水泥铸成的空间下葳蕤着一片绿色的生机。从1986年工作至今,她是学院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是学生们的王妈妈。一路风雨兼程,倾尽丹心育桃李;一路弦歌不辍,用青春续写下教育新篇章。


耳濡目染,结缘琴与曲

谈到如何与音乐结缘,王晓坤将自己的童年故事娓娓道来:自幼生活在文化大院,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深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自己童年时期有机会接触到琵琶、古筝和钢琴,也学会了许多豫剧、京剧唱段。天性使然,儿时的王晓坤对各种乐器都充满着好奇,这份珍贵的求知欲也影响着她主动接触各种不同的乐器和曲风,激励她去探索音乐的无穷奥秘。时光荏苒,从咿呀学语到二八年华,她接受了音乐世家良好的熏陶,耳濡目染下生命与艺术连接的轨迹也已渐渐明晰起来。“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想要精通一门乐器又谈何容易?守时的性格、喜欢提前规划的习惯也在那是逐渐融入到王晓坤的生活中、代入进后来的工作里,凝练成不变的人生底色。

本科从河南大学音乐系毕业,分配工作时与师大结缘,成为第一批参与筹建艺术系工作的教师。谈到这,她也不禁感慨“学院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我的成长史。”建系之初,百废待兴,最初的音乐舞蹈学院初具雏形,还处在不成熟的艺术系阶段。王晓坤也将自己看成一颗蓄势待发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师大的沃土中,在师大从教三十多年来,她也从未停止过自我更新与进步的步伐。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王晓坤喜欢将自己形容为一个“向阳而生”的人。在不断拓展专业研究领域广度与深度的同时,她也依旧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热望。家养的三角梅绽开了花苞,亭亭玉立,令她惊奇;琴房里的无名绿植萌发了小芽,于晨光中漫散着鹅黄绿,亦让她欢喜。“王老师很喜欢研究养花的学问,”学生谈到,“老师会去了解不同花朵的习性,认真地琢磨,向身边的人取经,学着网上的教程逐个修剪、施肥、换土,很有耐心和热情。”小到养花这件平凡的爱好,大到备课研究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翻阅更广博的文献资料,触及那些并非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王晓坤始终坚持着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年岁的增加于她而言并不意味着人生可能性的大门在关闭,相反,她依旧前行在提升自我、挑战自我的道路上,也在向着新的目标不断进发。



培桃育李,丹心向阳开

“王老师是我们的定心丸和主心骨,是我们的心灵寄托。” 学生李天萌这样评价着与王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每一位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在毕业前都要准备一场个人音乐会,要克服压力、独自应对这场献给音乐的盛大仪式是一件很考验心态的事情。而毫无疑问,王晓坤永远是学生最坚挺的后盾。准备初期,她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意愿和想法,帮助学生敲定曲目,设计舞美,安排顺序。排练中她全神贯注,精准把握着每一段曲调,深挖每一处细节,师生的情谊宛若一条细细的丝线,在日积月累的磨合中将彼此紧密连接。“在演出前老师会和我们对视、对口型,会鼓励我,给我打气。在演奏过程中只要余光中有她的身影,心里就会很踏实。” 毕业生的这份心安需要王晓坤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她看来这仅是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本分。“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这份师生情,也因得之而幸之。

教学中,王晓坤主张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她总会将自己研究项目资料分享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整理文献资料,归纳学术观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积极讨论。她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做到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学有所用。

解惑答疑育后生,不辞辛苦做园丁。王晓坤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总能敏锐察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地送上安慰。“我的性格较慢热,在练习弹奏《肖邦练习曲》的时候总是无法适应快节奏,反复练习还是停滞不前,王老师会用鼓励和耐心引导我适应,不催促、不批评。”学生王美懿说道。聊起和学生的关系,她的眼波里流动着柔和的光芒。“我们是朋友,比起师长,更像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用心教育是王晓坤授课的态度。为了避免代沟,贴近学生的距离,她经常向学生请教最近的热点问题、流行的小游戏或一档综艺节目,真正地融入进学生群体。“学生在进步在成长,老师也在成长,相互陪伴,共同进步。”和学生平等交流也正是王晓坤授业解惑的立足点。她希望自己能陪着他们走得更远,一直到看到她们读博、工作,眼神里流转的尽是骄傲和幸福的神情。

王晓坤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程度都了如指掌,像爱护花朵那样爱护着自己的学生。她根据学生的需求逐个修剪、施肥、浇水和换土,在这一片园圃中,她也是一株向阳而生的向日葵,为学生的发展积蓄着无限能量。



传唱乡音,非遗促发展

乐声入耳,婉转悠扬。丝竹之美,浸润身心。中国传统音乐向来被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其地域特色影响下所衍生的民间器乐,亦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生于斯长于斯,新乡民间的传统乐调很早便铭刻在她的记忆里,承载着她对音乐世界最初的印象。

对于王晓坤而言,她并不喜欢将自己对新乡民间传统音乐的研究赋予多么祟高的意义,而更愿意将这看作是一件自己身为学者“顺水推舟”的事情,认为研究和传承民间传统音乐也是自己的“份内事”,同时也为自己拥有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而感到幸运:生在河南,长在河南,学在河南,她熟悉这里的地域文明和文化渊源,对家乡的热爱也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对研究的热忱。“从事于艺术工作的父母是她学习的榜样,接过新乡民间音乐研究的接力棒是一份担当。”王晓坤这样说的时候,唇角也噙起一抹柔和且坚定的笑意。

对待音乐艺术,王晓坤始终秉承着一种友善和包容的态度。“多元文化观”也不仅仅是她应对学术任务时在电脑上敲下的专业概念,更是她身体力行的艺术实践。哪怕是西乐专业的讲授,王晓坤也不会忽视讲授中国故事的好机会,她为学生讲解曲目的来历和背景,与学生分享传统乐器的视频、音频,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在潜移默化中如春风化雨般扩充着学生的音品和视野。学生们也会自发地选择演奏中国曲目,“中国的曲目会很有画面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味道,例如《梅花三弄》是改编过的中国化的钢琴曲,我们也会在欣赏和演奏中切身感受到文化自信。”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民间传统乐调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努力,王晓坤对校园文化建设、对青年学生同样也抱有着无限期待。“作为师范类学校,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责任,对教师的培养更不能缺失这些。”她认为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下手,在认知上给学生传播传统精华。“只有倡导传播中原文化,引导学生认识、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才能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豪感。”王晓坤拿河南春晚出圈、大放异彩的唐宫夜宴举例,要让学生了解,建立认同才能衍生热爱与激情。作为教师,她也在不断更新着自己的知识引擎,方便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这种学无止境的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年轻的学生。

从教以来,王晓坤始终重视美育教育。她不愿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局限于乐器的吹拉弹奏上,而是希望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声之美。她习惯于课前带领大家深入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不止于形式技巧的学习,亦要熟悉作品的背景,帮助学生在演奏时更好地投入感情。她启发大家分析作品,感受着蕴含在音符中的内在力量。

流光一瞬,师大栉风沐雨,转眼间,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岁月将一批批踌躇满志的年轻人送于他们梦想的彼岸,而老师依然端坐在卫河这头,拨弦弹唱着属于每一个师大学子的山高水长。

王晓坤作为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带头人,见证了音乐专业和师大日新月异的变化,她感念于学校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感慨于浮躁风气下师大依然严谨踏实的学风。她始终坚定着老师也要更新自我的信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师大一起步入下一个浩瀚新百年。



人物简介:

王晓坤,女,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11月生,河南省新乡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同年分配到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工作至今。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曾获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新乡市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奖,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

(大学生记者 李佳欣 赵青云 王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