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出彩献百年】郝象吾:在爱国与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次数:88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郝象吾(1899~1952),原名坤翼,1899年8月16日生,河南武陟人。中国较早的基因遗传学理论的传播者、农业育种学专家、河南省农业高等教育与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18年公费出国留学,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历任南京东南大学、开封中州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曾兼任河南大学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前身)院长、农学院院长和国立河南大学教务长。

他从一名农民的儿子成为河南省第一批派往欧美的留学生,成为中国最早的基因遗传学理论的传播者和农业育种学专家、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他短暂的一生、饱尝了战乱频仍、颠沛流离、生活艰难之苦,然而他献身科学教育事业、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决心始终不渝、百折不挠。


求学科研:毅然坚守只为国

1899年,郝象吾出生在河南省一个半耕半读的农民家庭,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到了读书的年龄,他一面要担负不少家务,一面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郝象吾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很快就将父亲所教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这让他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

正是“新学”兴起之时,带着好奇,郝象吾走进了小学堂,他的老师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在教给郝象吾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向他灌输了大量科学救国的道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许多新学知识,不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1912年,省城开封创办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选拔优秀的学生公费派遣到欧美各大学留学。郝象吾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为此更加勤奋读书,最终成为了被录取的140名学生之一。在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学习期间,郝象吾不仅生活上艰苦朴素,学习上也十分努力。学校课程安排得非常紧张,除每周6节英语课外,学生还要学好2 6门基础课程,任务量十分繁重。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郝象吾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1917年夏,郝象吾顺利通过了选拔考试,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公费派遣赴欧美留学的学生之一,被分派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学习。

怀着“科学救国”理想的郝象吾,在校期间,他学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以基因理论为基础的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说潜心钻研。经过5个年头的钻研探索,郝象吾于1922年获得了加州大学理科博士学位。

临回国前,郝象吾的恩师——遗传学创始人摩尔根先生和美国科技界的朋友也都一再挽留他,但郝象吾谢绝了一切邀请。摩尔根无奈而又不解,但依旧支持鼓励着郝象吾:“努力吧,你的国家会为你骄傲我也会为你骄傲!”

1922年秋,郝象吾从美国归来,听到消息的乡亲们都赶来祝贺。望着热情质朴的乡亲,带着感动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眷恋和热爱,他的内心燃起了熊熊救国之火,他知道祖国需要科学,人民需要科学。怀着办好大学教育,为中国培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的理想,1922年,郝象吾开始在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南农业大学前身)任教。后来,他应南京东南大学的聘请,成为当时该校最年轻的教授,开始了他的遗传学教育生涯,迈开了他教育救国道路的第一步。

1927年,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与法政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为中山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前身)。郝象吾应邀返回开封,任中山大学农科主任兼农艺系主任,为办好河南省自己的大学贡献力量。

1930年9月,中山大学改名为河南大学,农科改名为河南大学农学院。郝象吾任农学院院长,后调任理学院院长。为办好这两个学院,他耗尽了心血,为学院千方百计地争取足够的经费和土地。经过10年的努力,农学院和理学院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遗传学研究领域,郝象吾提出了优生优育的概念,他的文章《永久文化与优生运动》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提倡优生优育的文章,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处播迁:守得云开见月明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开封形势日益紧张,省政府决定河南大学南迁。1937年底,迁至豫西南镇平,1939年5月,再次搬迁至嵩县潭头镇。学校一安置好,郝象吾就拉着教务处的老师去考察学校周围情况。他在山上发现了许多珍奇树种,觉得这里是农学院实习的好地方。经过和当地商,河南大学出资租下了三十亩地做农作物实验场。有了实验场地,给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更增加了郝象吾在深山中办好学校的信心。

郝象吾还组织全院师生对周围的山林开展大规模的林区调查。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了许多珍奇树种,为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经济用材。王马歧等教师对周围山区病虫害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果。这次在潭头办学,硕果累累,令郝象吾十分欣慰。

郝象吾也十分关心地方文化的发展,由农学院出资为地方办中学,郝象吾亲自兼任校长,为地方培养了不少人才。就这样,远离了战场的炮火硝烟,河南大学在这宁静的山庄有声有色开展着教学活动。

可惜好景不长,1944年5月,日寇向豫西南发动了进攻,炮声再次打破了豫西山区的宁静。5月10日嵩县被占领,潭头镇危在旦夕,学校仓促搬迁。这是一次灾难性的大迁,山洪暴发、道路艰险,大批设备丢失,许多来不及撤离的师生有的遭到日寇的残杀,有的被捉去做苦役。在向荆紫关撤离的途中,又遭到了土匪的抢劫,多亏淳朴的山民相助,才勉强到达了目的地。

荆紫关到了,此时已担任河南大学教务长的郝象吾才算松下了一口气,却又面临新的难题。没有吃的、没有用的,物资严重匮乏。妻子对眼前的情况一筹莫展,郝象吾一面安慰着妻子,一面从贴身处拿出一个盒子,仔细检查了一下,才又重新放回了贴身处,那是他一直随身携带的果蝇。

果蝇是郝象吾做遗传学实验的重要材料,为了保护果蝇,他丢掉了许多东西。在转移的途中.没有保温箱保存,他就把果蝇装进盒子,放在自己的贴身处,用体温来保护果蝇。

生活刚刚安顿下来,郝象吾就找到校长王广庆,请示安排开课。然而此时的王广庆已决心引退,辞去校长的职位,由张仲鲁先生接替。

王广庆辞职,张仲鲁又迟迟不到位,郝象吾心急如焚,他毅然决定承担起组织学校复课的任务。郝象吾安排教务处抓紧课程的设置编排,又召开了各院系的会议,对开课前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

1944年1l月的天,阳光明媚。在荆紫关这个豫鄂陕交界处的山村,河南大学在停办了六个月后又正式开课了。在屋檐下,大树下,农舍里,到处是课堂,石板为凳,双膝为桌,学生们开始了艰苦的学习。

深山密林中,这些肩负着中华民族未来希望的热血青年,在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的威胁之下,仍然在学习着,奋斗着。 


抗战胜利:云开雾散终有时

1945年,在外“流亡”八年的河南大学终于又回到了开封。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抗战胜利后的河南大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但好景不长,在国内严峻的形势下,学校的发展依旧困难重重。时任教务长的郝象吾在夹缝中依旧将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这一年,他的科学专著《演化与优生》正式出版。

194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向河南大学下达了南迁苏州的命令。8月初,学校师生陆续到达苏州,迎接他们的是更大的困难。学校经费困难,全靠苏州教育界的同仁和一些老校友慷慨解囊,才能勉强度日。这时,郝象吾再次临危受命与马非百、张静吾成立“三人小组”,又一次成为代理校长。

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日益衰落,郝象吾选择“自己营救”他坚守的事业。于是,郝象吾代表“三人小组”正式集体辞职,与河南大学学生自治会、教授会、工友会共同商定组成了七人校务维持委员会,负责学校的临时管理工作来保护学校安全。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河南大学终于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郝象吾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河南大学的希望,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希望。他逐渐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希望之所在;要办好教育、发展科学、培养人才,必须有好的社会制度;中国从今以后再也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必将越来越强大。

1949年下半年,受时任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先生的邀请,郝象吾到复旦大学生物系任教。年逾五旬的郝象吾到上海后,就像恢复了青春一样,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工作上。他自学俄语,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可以熟练地阅读俄语书籍。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专著《演化与优生》重新修订,再版发行。

1952年春天,重新修订的《演化与优生》终于完稿了。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4月14日,郝象吾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年仅五十三岁。他带着对科学、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执着永远地离去了。

生于危难之年,不辱时代使命;几度临危受命,力挽教育于水火。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教育救国”这条路上,郝象吾一直坚定前行。

 (整理人:石晓倩 大学生记者 李昱莹 薛 冰 张玉晔 文字来源:《回忆父亲郝象吾》《风雨人生——记早期著名遗传学家郝象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