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2021年10月4日22时04分,刚过完88岁生日的梁声翕永远闭上了双眼。当天上午,被送往医院急诊室的她自觉时日不多,还不忘给接收单位打电话,提醒他们取走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生前从未停止奉献的脚步,死后亦要坚持将自己的一切捐献给社会,这位微微佝偻、身材瘦小的老人拥有着强大而有力的精神力量,深深地震撼着众人的内心。
大爱无边 润物无声
梁声翕1933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潢川县,先后在原川东军区直属医院、四川省绵阳市剑阁县人民医院、北大荒农场、淮滨县医院工作,1976年,梁声翕来到我校做校医工作,她从1996年开始资助我校贫困大学生,一直坚持了20年,资助金额至今累计达4万多元。起初,她资助学生每人每月50元,后来改成70元。随着年龄的增大,梁声翕去银行转钱倍感吃力,2013年她将积攒的10万元捐给学校,把资助金额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让学校来帮她继续完成资助。18年来,她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中已有7名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近两年我的身体不是太好,与一些受过资助的同学联系也少了。去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年后他要去加拿大了。其实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还与我联系,我不见怪。我做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回报人民,我的钱来自人民,也要用之于人民。”梁声翕笑着说道。
“我没有后代,但是国家要培养后代,他们应该得到很好的教育。”在她眼里,一届又一届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就是她的子女。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她还为受资助的学生开设了专门的账户,每月的退休金一到账,就立即转账到学生的账户上。梁声翕一直坚持不把自己手里资助的学生信息主动示人,生怕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柴臻臻是我校原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8级学生,她刚进入大学不久,辅导员告诉她有一位学校的退休医生梁声翕要资助她念大学,“当时我真的很吃惊,觉得自己非常荣幸。”柴臻臻说道。自此,每月梁声翕都把钱打到柴臻臻的账户上,4年来从未间断。所以柴臻臻一有时间就会约上同受资助的其他同学去看梁声翕,陪她说说话。每次到家里,她都要帮梁声翕打扫卫生,梁声翕总会拦下。“臻臻,不用你干,我身子骨还硬朗……”梁声翕把资助的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总是带着温暖的微笑。“平时多注意身体,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这是梁声翕最常对学生说的话。有时,梁声翕也会给学生讲自己的经历,将宝贵的人生经验告诉大家。每年受资助的学生毕业之际,她也会自掏腰包组织还没有离校的毕业生到家里聚聚。柴臻臻说:“梁奶奶就像我的亲奶奶一样,我们很谈得来,有什么心事我找她聊聊,就会豁然开朗。”“每次去看梁奶奶,她都不让买东西,怕我们花钱,希望我们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花在她身上。如果我们买了礼品,下次梁奶奶一定会把钱包好还给我们。”我校一位受资助的2014级学生段纪庚说道。
为了将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老人提前立下遗嘱,并向党组织请求要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万元作为助学基金,建立“长效机制”,资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让慈善能更长久地做下去。
“我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回报我或者照顾我,我需要的是他们学好做人,学好技术,为国家效劳。”梁声翕将受资助学生的照片整理在了一个相册里。“这个是我资助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在厦门附近一家私立大学教学。你看,这个漂亮的宝宝,就是她的孩子,她大学毕业后生活也很幸福……”只要有人问起,她就拿出相册,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欣慰的同时眼含爱意。
在资助学生之余,梁声翕还帮助了贫困教师群体。2015年6月,由河南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教育报刊发起的“情暖园丁”专项基金成立,该基金是专门为解决河南省特困教师的实际困难而设立的。梁声翕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给报社打电话,要求将自己的7万元捐给“情暖园丁”,这笔捐款也是该项基金成立后收到的第一笔捐款。除资助师生之外,梁声翕也时刻关注着社会。1998年,南方洪涝灾害,她把积攒的1000元钱捐给国家民政部;2008年1月,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她将2000元钱捐给了灾区;5·12汶川大地震,她为灾区捐款1100元……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至今,梁声翕捐款金额累计达30余万元。
温良俭朴 不图回报
梁声翕对他人一直在无私奉献,对自己却极其吝啬。在我校家属院内的一座略显破损的旧楼中,42平方米的简陋房间内,微微泛黄的墙壁,陈旧的家具,床边的一张较为斑驳的圆桌上堆满了药瓶,家中稍微值钱的大概就是一台老式冰箱和一台18英寸的电视机,这便是梁声翕所有的家产。
明明自己身缠数疾,身旁亦无人照顾,却一心想着如何为他人点灯。梁声翕坚决不请保姆,她说,想把多余的钱给更需要的人。在她退休后,有很多受她资助的同学和好心人来看望她,帮助她做些家务活。而当新乡市慈善协会要向行动有些不便的梁声翕提供帮助、找人照顾她时,她却婉言拒绝了:“要你们有工作的人来照顾我这个没事做的人,我感觉过意不去。”
尽管为很多人送去了希望与温暖,但梁声翕始终将自己放得很低,怀抱着一颗谦逊、感恩的心。每每因为捐献事迹被戴上“伟大”的光环时,“不好意思”“过意不去”等词常常被梁声翕挂在嘴边,对她而言,奉献仿佛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并不特殊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8年5月和6月,梁声翕分两次向新乡市慈善协会捐款3万元,用于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的“复明工程”。受到资助的22名患者全部是因为家庭困难看不起病而常年受到白内障困扰,经过手术都已重见光明。梁声翕也因此被评为“爱心大使”。在新乡市慈善协会为她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在场的每个人都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而她却一直在感谢:“感谢慈善协会挑选了这些符合条件的患者,感谢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他们做手术,为了达成我的心愿麻烦大家,我真是感觉很不好意思。” 1998年以来,梁声翕的先进事迹多次被中央广播电台、《大河报》《平原晚报》《河南师大报》等媒体平台报道。面对广泛的赞誉声,她总是说:“这么多年,我有好多次病情严重,多亏组织和同事们的照顾,我才活到今天。别的我也做不了什么,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算是对社会的一点回报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梁声翕将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社会与人民。2007年,她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眼库联系,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有需要的人重见光明。在梁声翕的遗嘱中,还决定将自己的房产等身后遗产,部分捐给所在的民盟河南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剩余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2012年,梁声翕通过新乡市红十字会办理了捐献遗体的手续,并进行了公证。梁声翕对身边的人说:“我本身是学医的,活着的时候为病人做得不够,死了要为医学研究继续做点贡献。”
“同为学医者,同为共产党员,我被梁老师的捐赠行为深深震撼。”2021年10月4日晚23时,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梁声翕所在的病房,前去接收遗体的新乡医学院大体形态学实验室教师吴艳芳悲痛万分。据了解,这是该实验室2021年以来接收的第12具自愿捐献的遗体。
追随党迹 发扬党风
梁声翕像一束光给别人带来温暖和祥和,其实她心中也有“一束光”在指引着她,这“一束光”就是“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但梁声翕的入党之路格外坎坷。20岁时她便向党组织交上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因家庭成分不好未获批准。此后,她觉得自己身体虚弱,干事业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入党反而给党添麻烦。
“离开家读书,从东奔向西,向往的就是加入共产党。想想小时候四处逃命的日子,再到如今奔出了有吃有穿、有工作干的生活,我真的很幸福,这一切都是党给的。”梁声翕曾说,为了自己的信仰,她愿意用一生的努力来证明。
虽然她做了很多奉献,但她却从不向党邀功。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地吸引着她,她要入党的心愿越来越强烈。2011年有段时间,梁声翕病得一口饭都吃不进去。她对身边的人说,“再不向党表达我的心愿,恐怕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于是,梁声翕不再犹豫,再次拖着病重的身体拿起了笔,她要趁着自己神志清醒的时候向党再次表明自己的心意,完成夙愿。年近八旬的梁声翕用颤抖的手写下庄严的入党请求,4000多字的入党申请书用了10页的稿纸。“我仰慕共产党的理想、信仰和追求,我不气馁,坚决跟党走。”她的入党誓词铿锵有力,不断支持着她在奉献之路上越走越远。
校医院退休职工党支部非常重视梁声翕的入党申请,支部书记路矿生多次与她交流思想,与支部党员研究讨论梁声翕的入党问题,并详细了解她的基本情况和政治历史。校党委组织部对梁声翕积极要求入党一事也非常重视,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和强烈愿望,进行了特审特批。2012年,梁声翕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转正后,她又将自己的3万元积蓄作为特殊党费交纳给了党组织。这时,距离她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虽然遭遇众多苦楚与艰辛,被疾病伤痛缠绕折磨不休,梁声翕却始终感恩所得,不忘初心,争取成为更优秀更强大的奉献者。虽然一生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她坚持前行,把心中的“一束光”转化为自身散发的“一束光”,给更多的人带来祥和、温暖和明亮。
人物简介:
梁声翕(1933—2021)河南省潢川县人。1951年求学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二野三分校,后考入川东军区卫校(现重庆医科大学)。先后在川东军区直属医院、四川省绵阳市剑阁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做外科大夫。27岁主动申请到北大荒乌苏里江边的851农场,先后在北大荒、完达山的林场参与建设,之后被调到河南淮滨县医院工作,1973年成为河南师范大学校医,1990年退休。退休后多次资助困难师生并向灾区捐款,生前决定捐献其遗体和眼角膜。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评“十佳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校园十大育人楷模”“2015年度感动中原教育人物”,入选“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2021年10月4日,梁声翕离世。
(整理人 白润林 李诗蕊 资料来源:《河南师大报》《梁声翕:永不退休的信仰与坚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