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孙剑辉求学在师大、工作在师大、成长在师大、成就在师大,与师大有着融入血脉的情缘。1982年在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前身)化学专业本科毕业之后,他留校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孙剑辉在师大已经工作整整40年。四十年风风雨雨、四十年砥砺奋进,他心系师大、奉献师大、敢于担当、勇毅奋进,在专业与学科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和重要成果,为环境专业创建、环境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省部级环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获批、ESI学科建设以及学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艰苦创业 筑根强基
师大环境保护专业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首批设立的环境类本科专业。孙剑辉作为师大环保专业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在前辈侯杰先生、刘兴旺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了数十载艰苦的创业历程。
1983年,孙剑辉负责筹建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和“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讲了首届本科生《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并与同事们一道,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本专业的教学体系。
1986年,孙剑辉主持完成了我校“河南省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考核认证”工作。他带领环保专业10余名学生,连续一周吃住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开展考核样品的测试。那段经历让孙剑辉记忆尤深:大家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样品测试中;“砷”的测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受夏季高温的影响,标准曲线和标准水样一直出现不准确状况,孙剑辉及时调整实验环境,借用了物理系当时全校唯一的一个装有窗式空调的实验室,将分光光度计等装置移去,才完成了测定,使我校圆满取得了河南省首批“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
1992年,他负责完成了“环境化学专业硕士授权点”申报书的填报工作,并偕同侯杰、刘兴旺先生一道北上南下邀请国内专家论证指导,提高申报质量,使我校1993年顺利取得了“环境化学专业硕士授权点”(1996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专业硕士授权点”),使师大环境学科的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孙剑辉作为师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者,为申报环境科学博士授予权和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全身心投入、全过程努力。2005年,在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孙剑辉身先士卒,主动担当,带领其他同志加班加点、精雕细琢申报材料,克服多重困难,拓展渠道扩大学科宣传,使我校在同期21家环境博士点申报单位的激烈竞争中,成功获批环境科学博士授予权。我校申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获批,从而实现了本学科高层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历史性突破。孙剑辉本人因此荣获了“河南省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7年)。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孙剑辉作为负责人建设完成的环境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先后获批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孙剑辉长期担任师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水污染控制技术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带头人,该方向为本学科连续9届获批“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2010年获批“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获批“环境科学”博士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获批“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提供了坚强支撑,从而为师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砥志研思 奋楫笃行
数十载艰苦的创业历程并没有磨灭孙剑辉对于科研的热爱与执着。他依旧像海上航行的船舰,无惧风浪,向着目标奋楫笃行。
孙剑辉是“水环境与污染控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博士后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多年来他紧密结合生态环境污染实际,带领团队一班人,系统开展了黄淮水环境污染评价与修复策略;高级氧化(纳米光催化、Oxone/Co2+氧化、Fenton氧化、超声波氧化等)、微生物燃料电池、环境微生物等技术处理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卓有影响力的创新研究成果。
孙剑辉先后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Water Res., Appl. Catal. B: Environ., J. Hazard. Mater., J. Mol. Catal. A,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9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165篇(JCR一区55篇、二区41篇),有7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榜单。2017年,作为全省高校唯一入选者,孙剑辉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2018、2019年连续入选Elsevier“环境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2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奖榜单(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
长期以来,孙剑辉围绕国家和地方战略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将自己所学投入实践,积极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应用研究工作。他主持完成河南省重大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5件。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根据2023年1月更新的ESI数据,孙剑辉及其团队在10年间发表SCI源期刊论文134篇,累计被引4465次。对我校环境/生态学、工程学2个ESI前1%学科的贡献率达到20%,为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持续进入ESI前1%和扩大我校学科影响力及美誉度作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孙剑辉既是带领“水环境与污染控制”团队勇攀高峰的科研领路人,亦是立德修身潜心育人的好导师。在谈及自己科研探索的心路历程时,他平实的话语中又掺杂着对后辈的期望。“做科研一定要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学术前沿,凝练科研方向,久久为功。通过潜心、用心、专心,开展有组织、有方向的科研。务必要研究真问题,真研究解决问题”。
优秀成绩的取得都是靠背后夜以继日的努力沉淀出来的。在孙剑辉的字典里,没有“寒暑假”这个概念。除固定的教学时间外,他会在其余时间进行科研工作。包括周六周日,在化学南楼二楼西南角的实验室和教授工作室,总能看到孙剑辉的身影。谈到孙剑辉在科研方面的贡献,他的学生,河南省优青、博士研究生导师董淑英如是说,“要形容孙老师的科研态度,我觉得‘拼’字可能是最贴切的,忙起工作的他经常不按点回家,以前师母还唠叨几句,后来拿他也没办法。”“孙老师对本职工作的执着、拼搏和奉献精神,令我们感动,更激励我们奋力前行。”他的学生,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博士研究生导师冯精兰亦感触颇深。
潜心治学 匠心育人
岁月如歌,弦歌不辍。孙剑辉倾心环境专业一线教学40载,始终秉持“一中心、三着力”的教学理念和“立德、明智、善学、强能”的育人理念。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用真心助力每位学子成长、成才,充分彰显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与担当。他被广大师生誉为“潜心治学的好老师、匠心育人的好楷模、知心学生的好朋友”,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师大“校园十大育人楷模”“立德树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受到学校的教师节表彰。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孙剑辉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他看来,本科生培养重在厚植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能;而研究生培养在于拓学增能,关注学科前沿,引导学生敢创、能创、善创。他先后承担过本科生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保护概论》,硕士研究生的《水的物化处理》《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科学前沿》,博士研究生的《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校的考核工作量。他主讲的《环境监测》课程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谈到孙剑辉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工作,他的学生、河南省优秀教师皮运清教授评价说,“孙老师教学态度端正,始终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其创新能力培养,深受学生好评,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孙剑辉坚持科研育人宗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子。他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26人,其中,4名博士后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和国家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11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横向或青年项目资助;3人分别成长为“国家优青”“河南省优青”“河南省优秀教师”,多人荣获“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已成为师大环境学科的中坚力量。他指导硕士研究生80余人,其中,有7名学生的学位论文连续七年(2014-2020)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有36名同学先后考取了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占指导毕业全日制硕士生人数的64.28%)。他指导的150多名做毕业论文实验的本科生,基本上都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同时孙剑辉还为每届本科生进行专场的考研指导,为本专业考研录取率一直位列学校前茅贡献了突出力量。他指导的学生在河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多项奖励,本人亦多次获得了河南省“挑战杯”和“互联网+”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学术上治学严谨、生活里和蔼可亲”是孙剑辉的同事和学生对他的一致评价。“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时我在国内,而爱人和孩子都在日本。孙老师看到新闻,第一时间找到我了解家人在日本的情况,在最无助的时候给我安慰。”孙剑辉的学生崔延瑞教授动情地说。孙剑辉的在读博士生韩笑也感动于恩师对自己学业及生活上的关心,“孙老师亦师亦友,时常给予我和我的家庭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减轻了很多顾虑。”
回忆起与师大所结下的缘分,孙剑辉深有感慨,“我是土生土长的师大人,师大对我来说,已然成为融进血液的深情、刻在心底的记忆。”在母校百年校庆之际,孙剑辉衷心祝愿师大在新百年和创建“双一流”的新征程上勇攀高峰、再续辉煌;祝福师大学子都能把握青春、不负韶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物简介:
孙剑辉,1957年12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入选者。河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环保联合会理事,河南省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认证认可协会辐射监测与防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环境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河南省“水环境与污染控制”科技创新型团队负责人及博士后科技创新团队主任,河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Nature Nanotechnol., Appl. Catal. B: Environ., Chem. Eng. J., Sci. Total Environ., Environ. Pollut.等50余种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仲裁)评审人。
(大学生记者 李文静 赵潇潞)